第8版()
专栏:
“寻找职业”之类
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 张以进
美国新闻处在6月18日从香港发出一条新闻说:“今年中国大陆上的毕业班学生不能企望利用暑假作一番旅行、寻找职业或者参加家务工作。相反的,他们的工作已经被规定好了。”又说:“通常说来,毕业日是一个全家欢庆和展示前途无限希望的日子,但是,它对今天共产党中国的学生说来,却展示了一个阴郁的前景。”
这对我们这批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真是一条“新闻”!原来,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准备参加新的国家建设的时候;当我们以即将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参加者而自豪的时候,却还有这末一批好心的老爷在为我们不能“寻找职业或参加家务工作”而抱怨。当我们展望将来,以自己即将去做那些“前人不曾做过的事”而充满了乘风破浪、壮志凌云的感觉的时候,这些老爷却说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个阴郁的前景”。假如不是明明地印在白纸上的黑字的话,真教人不敢相信呢!
要说“寻找职业或参加家务工作”,美国新闻处的老爷们大概懂得,旧中国的大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机会”的,而在美国,“毕业即失业”更是人所周知的事。远在没有毕业以前,就得托人情、找门路“寻找职业”了。侥幸找到职业,还能混一碗饭吃;找不到呢,就只好“参加家务工作”了,这大概就是老爷们所说的“无限希望”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末一段经历。1945年,刚从初中毕业,父亲的工资就不够我再读书了,刚放暑假的第一天,夜半醒来,还听到父亲在天井里沉重地踱来踱去的脚步声,一声长长的叹息:“教书匠的儿子也读不成书!”第二天起,我就只好噙着眼泪“利用暑假去寻找职业”了。我“企望”在“民众教育馆”里管管书报,也曾“企望”到中药铺去当学徒,但这些也落空了。最后只好“参加家务工作”。直到1947年春天,才算进了上海电信局当个机工。这些往事,提起它来,就使我记起那时父亲常说的话:“孰令致之?谁实为之?”
现在,我重新获得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即将毕业了,我和我同班的同学们——他们永远不会懂得“毕业就是失业”这句充满血泪的话的。——还没有放下书本,工作就在等待着我们了,我们有的将去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有的到新建设的工厂去组织生产,有的走上了人民教师的岗位,有的准备去兄弟国家继续学习。这些,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大前提下,都是充分地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志愿、特点和条件的,因此,不论工作岗位如何,我们都以满腔的热情迎接着它。
读了这一条“阴郁”的消息,回首往事,再环顾一下围绕在我周围的现实,我真要大声地欢叫:“这是幸福,啊!幸福。”
至于那些美国新闻处的老爷们的造谣,那也并不是什么奇怪事。他们像蝙蝠一样,十年以来,唯一的工作,就是找寻各种机会向新中国吐唾沫。那么,就让这些可耻也可怜的先生们在那里“嗡嗡嗡”响个不停吧,新中国的青年一代会用自己的无比的革命热情和坚定的步伐,给这些造谣者一个响亮的耳光!
第8版()
专栏:
沁源话旧
雷加
我决定到沁源去,是要亲自瞻仰这座英雄的城。
公共汽车在沁源街头停住。两旁是新建的房屋,街树还没来得及成长起来。这条直直的,又是窄窄的街道,干干净净,十分幽静。
它的右面靠着西山。西山上蒙着一层淡淡的阴影。它用它那慈爱的手臂,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爱抚着这个城镇。左面,有名的沁河向下流去。那一片低下去的开阔的田野,正像绣花架上的一面白布,耕犁和精选的种子有如针和丝线,最后会是一副美丽的丰收图案。
街上没有多少行人。公社化以后,出现了女子商店,社办工业又带来了自己的工人。这是一个只有和煦的太阳,没有风尘的下午。农民午睡之后,正在完成这一天最后三分之一的劳动日,所以,门户虚掩着,连小孩也到幼儿院去了。
夹在商店之间的民户,全是二层楼房。下面住人,上面是他们的仓房。通风极好,瓜条挂在梁上,黄艳艳的玉米穗子又缠在柱子上。太阳把整个光线倾注在田野上,照得那片田野浑身透亮发光。耙过的土地,像一匹匹闪光的黄缎。沁河的水光浮影,又和大地沉郁的蒸气搅混在一起。
从前那两年半的对敌斗争中,他们就懂得互助自救了,现在又沿着公社的大道前进。他们没有惧怕过困难,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再惧怕什么困难。
在那些民兵(现在他们都是生产战线上的干部了)的叙述中,他们称赞这块土地像称赞自己的母亲一样。他们说:“我们战斗着,这块土地也在战斗着;它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
这块土地,在敌人铁蹄之下,曾经像一面铮铮响的战鼓,号召它的儿女们进行了胜利的战斗。敌人可以摧毁所有的房屋,却不能破坏一切沟渠和街道。熟习的地形,掩护着他们每一个人。同是这块地方,对敌人来说,就是致命的陷井。
他们歌唱着“在密密的树林里”……树木虽然被敌人砍光了,成片的黄蒿随着生出来了。他们相信一生中再也不会看见因为荒芜了土地而生出来的这些碗粗的、密密行行的黄蒿了;可是当时,就是在这片黄蒿林子里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斗。
他们一开始就用坚壁清野来款待敌人。大地生长了一切,大地又帮助他们隐藏了一切。每一家都有一个或几个地窖。他们在地面上不给敌人留下一颗粮食,同时也不能让这些粮食在地下有一颗烂掉。于是刨粮斗争就开始了。
地窖构成的战线,由远而近,一直捣进敌人的心脏。在敌人院子里有地窖的,敌人只有退避。那些夜晚,民兵用麻秆燃着火把,战斗的行列有如火炬游行一般。
那时,退出去的老百姓,住在西山乌木沟、曹家沟一带。一条沟就是一条街。他们选举了街闾长,安排了住房,粮食是由八路军每日每人节约二两,生死相共支援来的。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丰收年。1943年落在地里的麦种,第二年又长出来了。麦熟的时候,敌人不去收割,只等民兵收割下来,他到麦场上抢劫,抢不到手,就纵火烧掉它。可是民兵是智勇双全的,敌人不要说抢不到手,连烧掉它的机会也得不到。
最后,每条街道都封锁了。地雷的包围线,向敌人的铁丝网进攻。这道铁丝网,一直向后收缩,收缩得只比敌人的碉堡略大一些。光荣的葛榛,由你搭成的地雷的圣殿,敌人触到你,就得死亡。“沁河岸上撒葛榛——没有龟(鬼)爬的路。”至今还流传着这句歇后语,来纪念你。
每口井,也都有自己斗争的历史。今天民兵卸去井绳,明天敌人罩上铁丝网。敌人在山上打了洋灰池子,抓民伕由沁河往山上驮水。可是,运水线长,民兵随时可以伏击水驮子。
无数次摸哨,无数次炸碉堡,无数次得心应手的地雷战,无数次的欢呼和胜利……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每一个战斗都在心窝上留下了脚印,每一天都留下了难忘的悲壮回忆。
“沁源人”,不但在过去的对敌斗争中,得到了铮铮响的骄傲的称呼;在今天大跃进中,也是有着光辉成绩的公社。
第二天,我跟着一个民兵英雄,走遍了所有的街道。新的房屋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起来了;可是没有时间去拆除另外一些断墙残壁。这也不必太忙,既然它可以当做肥料,终有一天会把它刨光的。只有山下那三眼石砌窑洞,还是十几年前的旧物。民兵英雄指着它说:“当年敌人的羊圈就在这座窑洞前面。他们白天抢回羊群,我们晚上就来拉羊。一天晚上一口气拉了它三百只。”再往上走,削平的山壁上有一排防空窑,后来成了被俘的民伕住处。站在山顶上,便望见了身后那座高山,这就是有名的“神人圪堆”。当初,一棵假树立在这“神人圪堆”上,就像地下工作时代窗台上放上一盆花似的,抢种抢收的人,全以它为进退的信号。民兵英雄对我说:“那时,凡是通到城关的道路,都埋着地雷。”我估量了一下,说道:“那就把敌人紧紧压在这个城关里啦!”民兵英雄说:“不,比这还小。只有脚下这个山头,才是它活动的地方。刚才我们上来的那条路,是敌人唯一的交通壕。前面,你看到啦,紧靠山脚的水渠,就是过去敌人架铁丝网的地方。后面挑开一道壕沟,我们爬不上来,敌人自然也下不去……”我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上,看见了一座摧毁了的碉堡,一个用水泥砌成的水池子,一棵榆树……如果用步子量量,至多不过有两个排球场那么大。我问:“这么小,敌人只好排挨排睡下,比猪圈还不如呢!”民兵英雄笑了笑:“你以为他们敢住在地面上吗?不,那里有一排地窑子,可惜敌人撤退时自己烧了。”
这时,山下的田野上,拖拉机前面玻璃上的反光,像探照灯一般,向天空射去……
民兵英雄正注视着那边,忘记了回答我的问话。他拉起我的手,说道:“你不去看吗?走,下去看看拖拉机吧!”
第8版()
专栏:
“偏给你生个女儿”
谢逢松
“千女闹海”开映了。
海滨,海菊和一群姑娘们在歌唱:
跃进的花朵在海洋上开,
五光十色真可爱。
千篷万桅迎鱼汛,
多少颗心儿向大海!
一段歌声,引出一段故事:海菊她们“要求社领导上打破常规”,批准她们“跟男社员一齐出海去打鱼”。
这还得了呀!老贵叔一怔:“怎么,妇女下大海?……海洋上浪头窜八丈高,那个妇女敢出这个头啊!”拐老头等着看热闹,性致来了,还唱上两句:“女人下了海哟,龙王把脸反哪!女人上了船罗,那个鱼虾不见喏!”临到上船出发了,还有人在一边说风凉话:“你看,这男男女女的混在一条船上……”
妇女出海,就像陆支书说的:“这的确是件新鲜事。”一件新鲜事的诞生和形成,多么不容易啊!大海是凶暴的,不容易征服,正如海菊母亲担忧的那样:“你可别忘了,像你爹那样结实的身子,也会死在海里啊!”可是,大海并不可怕。第一,“现在出海有机帆船,又有气象报告,什么都有保障了,哪一点还像从前呀!”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新社会培养了有像海菊这样朝气蓬勃、敢想敢干、勤学苦练、不屈不挠的年轻人。最可怕的,是老贵叔、拐老头们的脑子,是那些在一旁说风凉话的老一辈妇女的脑子,还有那因袭了她妈妈观点的小阿囡,认为“女人生来就是女人,是不能下海的,还是长大了嫁老公”的脑子!
今天,全中国的妇女,都在党的领导下,走向生活,奔向战斗。可是,在妇女彻底解放的道路上,并不是没有障碍、没有绊脚石的。我在农村,还看见过一些这样的现象:男人上祖公棚都可以,妇女用张报纸垫坐就遭反对,说这样有辱“字墨”;妻子做了领导工作了,丈夫总是不耻去开会……。可是,解放了的妇女,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就像奔腾澎湃的海水,冲刷着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党和群众叫她领导一个社、一个队或者一个食堂,不管有多少困难,有时甚至挨打,受气都坚持要把事情办好。她们最相信党的话,也最听党的话。她们什么都求懂,什么都要做,贪婪地学习,七十二行,恨不得行行都会,为社会主义事业,她们真是从心底里情愿付出一切。这种精神,这种举止,有多少人为之感动啊!
我常常这样想:艺术是反映生活的,我们也应该多有一些像“政府委员”、“玛利娜的命运”那样的电影,更好地反映新中国妇女在党的领导下争解放、搞建设的事迹,歌颂中国妇女们的新精神,新品质。也正是为了这点,我们便觉得“三八河边”、甚至是像“千女闹海”这样的影片可贵。
“千女闹海”没有把海菊写神化了,给她摆的道路也并不是轻易可走的。通过她学摇橹、晕船、学开轮机这些情节,使人看到她的成长是经过曲折的道路的,是有过斗争的,因此也是可信的。特别她晕船躺下了,陆支书告诉她“晕船不是病”,“是个决心问题”,她领悟了,坚持起来那段戏,很使人感动,觉得亲切。
影片用人民内部的“鞭子”,鞭挞了那些轻视妇女的旧意识。千百个姑娘们的决心,海菊的果敢行动、好学精神,不能不使老贵叔最后承认自己的“思想有些保守”,使拐老头另编了一个新段子唱道:“妇女决心强啊,千军难阻挡啊;大闹水晶宫啊,那个气煞老龙王啊!”像老贵嫂因为老贵总要她“生个儿子”而顶对方的那句话:“偏给你生个女儿!”更是大快人心!
愿所有的文艺家,都拿起笔来,狠狠地赶掉至今还残留在人们脑海里的旧社会的渣滓!
第8版()
专栏:
在拉萨听“社会主义好”
钟辛
我们到达拉萨的时候已是晚上。我们刚把行李安放好,在房间里坐定下来,就有个藏族的姑娘提着一壶洗脸水和一个开水瓶走进来。这个姑娘看去有十六、七岁,细长的身个,穿一身黑色的长坎肩,腰间扎着一根腰带,两条长辫子拖在背后。她把水壶放在脸盆架的旁边,用眼睛向我们示意,要我们过去洗脸。我们向她点头表示感谢。有个同志顺口问她:“你会说汉话吗?”她有些腼腆地说:“不会。”我们说:“你这说的不就是汉话吗?”这样,大家都笑起来了。那位姑娘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告诉我们她参加革命工作不久,过去是一个贵族家的奴隶,参加工作以后才学汉话的,汉话会的不多。
第二天清早,我刚刚醒来,就听到一个女声在轻轻地,若隐若现地唱着一支我熟悉的歌:“社会主义好”。起初我没有十分留意,以为是哪个从内地来的女同志在唱,不久,歌声停下来了,房门随着被轻轻地推开,那位藏族女招待员送进一壶洗脸的热水来,然后又带上门出去了,她一出去歌又重新继续唱下去了。啊,是她在唱,是这个不久前还是奴隶的藏族姑娘在唱!我仔细地倾听着,她的声音是那样地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力量,完全不像她讲汉话时那样羞涩。她虽然学会的汉话不多,但是她已经用这不多的汉话唱出了我们时代生活的真理。她把每个字、每个音节都唱得那么准确、清晰。她走远了,声音愈来愈低,但是我好像听到她一直唱下去,而且愈唱愈响。姑娘啊,唱吧,给高原唱出个社会主义的明天来!
到拉萨没有多久,逢上了传统的萨卡达瓦节。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塘林卡,往年是只有贵族才能去搭起帐篷、铺上地毯,喝酒赌钱,寻欢作乐的地方。今年,大不相同,这一天从早到晚都挤满了人。有过去的农奴,有过去贵族眼里的“贱民”,也有机关工作干部和学校的学生。拉萨市几个区的居民委员会在树林下面的草地上搭了帐篷,进行文艺表演。水上的牛皮船也载满了游人。到处是歌声、琴声、或紧或慢的舞步声。这时候不知从哪个角落里响起了“社会主义好”的歌声,接着另外几个地方也有人唱起了这个歌。最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整个林卡里都响彻了这个歌声,唱了一遍又是一遍,开头还有前有后,像一个混声大合唱,渐渐就完全整齐一致了,好像有个人在那里指挥的一样。人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快乐,有几个不会唱的老年人,也跺着脚、拍着手,打着拍子,好像用自己的心在跟着一起歌唱。这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一次壮阔、雄伟的合唱。在这歌声里我好像看到黑暗的、野蛮的、落后的旧西藏正在死亡,光明的、进步的、幸福的新西藏正在诞生。我自己不知在什么时候也跟着唱了起来。
以后,在庄园里,在寺庙里、在牧场上,又许多次地听到这支歌。东噶宗拉鲁庄园的藏族工作队员在唱,由平叛委员会组织起来在学习的哲蚌寺的喇嘛和幼年的小喇嘛也在唱,当巴村边的儿童也在唱,当雄和黑河牧场上的牧民也在唱,有的用汉文歌词唱,有的用藏文歌词唱。每一次听到这个歌我都十分感动,好像头一次听到一样。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南国有佳戏
秦犁
这次粤剧“关汉卿”来京演出,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优美的演技和音乐,使这个戏的效果更加动人。
粤剧是广东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除了它还有其他拥有南方广大观众的剧种。看了“关汉卿”,使我想起琼剧“红叶题诗”。它也是个悲剧,也很动人。所谓琼剧,就是海南岛的地方戏,它也曾来过北京,可惜未受到应有的注意。
“红叶题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最后二人投水牺牲。戏的突出之处是心理刻划细致透彻。这要归功于唱词写得好,演员演得好,以及音乐配合得好。唱词节奏变化多,除七字、十字句外,有三字、四字、五字句,不论单音词还是双音词结尾,好像都自然妥贴。此外,还有酣畅的大段的独白,这也是不容易的。主要演员相当有才华,演得很认真。而最使我喜爱的,是这个戏的音乐。
琼剧的音乐柔和婉转,比之粤剧有过之无不及。乐队音量恰到好处,有时只有低音的胡琴或压低了声音的唢呐演奏。由于音乐紧密配合剧情和唱词,使人们能够充分欣赏唱词,也就更使人对音乐发生感激之情了。音乐在这里,决没有像某些戏中那样发生喧宾夺主的现象——音乐的嗓音盖过了演员的唱,使观众的耳膜震得发生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我认为这是琼剧的优点,值得有些剧种借鉴。
从节目单上读到琼剧的唱腔名称,有苦腔、叹板、争辩腔、古腔等。据说,有一些是近年来新发掘出来的。显然,音乐工作者对于这个地方剧种的改革是有贡献的,而音乐的“英雄”,在戏曲方面也的确大有“用武之地”!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取经”和节约
崔宗铎
搞增产节约,在花钱时我想应当考虑一下:哪是该花的,哪是不该花的,哪是可花可不花的;以便做到该花的也要缩小到最低限度,不该花的坚决不花,可花可不花的不花。
据我所知,有一个单位在一、两个月内就接待了七、八起“取经”的,每起一般是八、九人,最多的是十七人,有的是来自上海,有的是来自大西北,有的是来自长春、锦州、石家庄……如果算一下他们所花的差旅费和时间,那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以十七人的一组为例,听说光火车费就得花两千五百多元,加上补贴和其他车费,三千元大关恐不难突破。时间呢?一来一往,至少也得一个月。
“取经”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是好事,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提高与改进工作的目的。但这样兴师动众,远道而来,有没有浪费呢?少花钱或不花钱能不能取到“经”呢?我看是应当想一想的,办法也是有的,如采取通信的方式,要对方把材料寄来,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如果真的不去人就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也可以把人减到不能再减的程度。据说还有个别的人,以“逛京”为主,“取经”为辅,那就更不该了。
第8版()
专栏:
石桥下(套色木刻) 刘续明
第8版()
专栏:
“寻找职业”之类
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 张以进
美国新闻处在6月18日从香港发出一条新闻说:“今年中国大陆上的毕业班学生不能企望利用暑假作一番旅行、寻找职业或者参加家务工作。相反的,他们的工作已经被规定好了。”又说:“通常说来,毕业日是一个全家欢庆和展示前途无限希望的日子,但是,它对今天共产党中国的学生说来,却展示了一个阴郁的前景。”
这对我们这批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真是一条“新闻”!原来,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准备参加新的国家建设的时候;当我们以即将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参加者而自豪的时候,却还有这末一批好心的老爷在为我们不能“寻找职业或参加家务工作”而抱怨。当我们展望将来,以自己即将去做那些“前人不曾做过的事”而充满了乘风破浪、壮志凌云的感觉的时候,这些老爷却说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个阴郁的前景”。假如不是明明地印在白纸上的黑字的话,真教人不敢相信呢!
要说“寻找职业或参加家务工作”,美国新闻处的老爷们大概懂得,旧中国的大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机会”的,而在美国,“毕业即失业”更是人所周知的事。远在没有毕业以前,就得托人情、找门路“寻找职业”了。侥幸找到职业,还能混一碗饭吃;找不到呢,就只好“参加家务工作”了,这大概就是老爷们所说的“无限希望”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末一段经历。1945年,刚从初中毕业,父亲的工资就不够我再读书了,刚放暑假的第一天,夜半醒来,还听到父亲在天井里沉重地踱来踱去的脚步声,一声长长的叹息:“教书匠的儿子也读不成书!”第二天起,我就只好噙着眼泪“利用暑假去寻找职业”了。我“企望”在“民众教育馆”里管管书报,也曾“企望”到中药铺去当学徒,但这些也落空了。最后只好“参加家务工作”。直到1947年春天,才算进了上海电信局当个机工。这些往事,提起它来,就使我记起那时父亲常说的话:“孰令致之?谁实为之?”
现在,我重新获得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即将毕业了,我和我同班的同学们——他们永远不会懂得“毕业就是失业”这句充满血泪的话的。——还没有放下书本,工作就在等待着我们了,我们有的将去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有的到新建设的工厂去组织生产,有的走上了人民教师的岗位,有的准备去兄弟国家继续学习。这些,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大前提下,都是充分地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志愿、特点和条件的,因此,不论工作岗位如何,我们都以满腔的热情迎接着它。
读了这一条“阴郁”的消息,回首往事,再环顾一下围绕在我周围的现实,我真要大声地欢叫:“这是幸福,啊!幸福。”
至于那些美国新闻处的老爷们的造谣,那也并不是什么奇怪事。他们像蝙蝠一样,十年以来,唯一的工作,就是找寻各种机会向新中国吐唾沫。那么,就让这些可耻也可怜的先生们在那里“嗡嗡嗡”响个不停吧,新中国的青年一代会用自己的无比的革命热情和坚定的步伐,给这些造谣者一个响亮的耳光!
第8版()
专栏:
沁源话旧
雷加
我决定到沁源去,是要亲自瞻仰这座英雄的城。
公共汽车在沁源街头停住。两旁是新建的房屋,街树还没来得及成长起来。这条直直的,又是窄窄的街道,干干净净,十分幽静。
它的右面靠着西山。西山上蒙着一层淡淡的阴影。它用它那慈爱的手臂,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爱抚着这个城镇。左面,有名的沁河向下流去。那一片低下去的开阔的田野,正像绣花架上的一面白布,耕犁和精选的种子有如针和丝线,最后会是一副美丽的丰收图案。
街上没有多少行人。公社化以后,出现了女子商店,社办工业又带来了自己的工人。这是一个只有和煦的太阳,没有风尘的下午。农民午睡之后,正在完成这一天最后三分之一的劳动日,所以,门户虚掩着,连小孩也到幼儿院去了。
夹在商店之间的民户,全是二层楼房。下面住人,上面是他们的仓房。通风极好,瓜条挂在梁上,黄艳艳的玉米穗子又缠在柱子上。太阳把整个光线倾注在田野上,照得那片田野浑身透亮发光。耙过的土地,像一匹匹闪光的黄缎。沁河的水光浮影,又和大地沉郁的蒸气搅混在一起。
从前那两年半的对敌斗争中,他们就懂得互助自救了,现在又沿着公社的大道前进。他们没有惧怕过困难,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再惧怕什么困难。
在那些民兵(现在他们都是生产战线上的干部了)的叙述中,他们称赞这块土地像称赞自己的母亲一样。他们说:“我们战斗着,这块土地也在战斗着;它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
这块土地,在敌人铁蹄之下,曾经像一面铮铮响的战鼓,号召它的儿女们进行了胜利的战斗。敌人可以摧毁所有的房屋,却不能破坏一切沟渠和街道。熟习的地形,掩护着他们每一个人。同是这块地方,对敌人来说,就是致命的陷井。
他们歌唱着“在密密的树林里”……树木虽然被敌人砍光了,成片的黄蒿随着生出来了。他们相信一生中再也不会看见因为荒芜了土地而生出来的这些碗粗的、密密行行的黄蒿了;可是当时,就是在这片黄蒿林子里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斗。
他们一开始就用坚壁清野来款待敌人。大地生长了一切,大地又帮助他们隐藏了一切。每一家都有一个或几个地窖。他们在地面上不给敌人留下一颗粮食,同时也不能让这些粮食在地下有一颗烂掉。于是刨粮斗争就开始了。
地窖构成的战线,由远而近,一直捣进敌人的心脏。在敌人院子里有地窖的,敌人只有退避。那些夜晚,民兵用麻秆燃着火把,战斗的行列有如火炬游行一般。
那时,退出去的老百姓,住在西山乌木沟、曹家沟一带。一条沟就是一条街。他们选举了街闾长,安排了住房,粮食是由八路军每日每人节约二两,生死相共支援来的。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丰收年。1943年落在地里的麦种,第二年又长出来了。麦熟的时候,敌人不去收割,只等民兵收割下来,他到麦场上抢劫,抢不到手,就纵火烧掉它。可是民兵是智勇双全的,敌人不要说抢不到手,连烧掉它的机会也得不到。
最后,每条街道都封锁了。地雷的包围线,向敌人的铁丝网进攻。这道铁丝网,一直向后收缩,收缩得只比敌人的碉堡略大一些。光荣的葛榛,由你搭成的地雷的圣殿,敌人触到你,就得死亡。“沁河岸上撒葛榛——没有龟(鬼)爬的路。”至今还流传着这句歇后语,来纪念你。
每口井,也都有自己斗争的历史。今天民兵卸去井绳,明天敌人罩上铁丝网。敌人在山上打了洋灰池子,抓民伕由沁河往山上驮水。可是,运水线长,民兵随时可以伏击水驮子。
无数次摸哨,无数次炸碉堡,无数次得心应手的地雷战,无数次的欢呼和胜利……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每一个战斗都在心窝上留下了脚印,每一天都留下了难忘的悲壮回忆。
“沁源人”,不但在过去的对敌斗争中,得到了铮铮响的骄傲的称呼;在今天大跃进中,也是有着光辉成绩的公社。
第二天,我跟着一个民兵英雄,走遍了所有的街道。新的房屋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起来了;可是没有时间去拆除另外一些断墙残壁。这也不必太忙,既然它可以当做肥料,终有一天会把它刨光的。只有山下那三眼石砌窑洞,还是十几年前的旧物。民兵英雄指着它说:“当年敌人的羊圈就在这座窑洞前面。他们白天抢回羊群,我们晚上就来拉羊。一天晚上一口气拉了它三百只。”再往上走,削平的山壁上有一排防空窑,后来成了被俘的民伕住处。站在山顶上,便望见了身后那座高山,这就是有名的“神人圪堆”。当初,一棵假树立在这“神人圪堆”上,就像地下工作时代窗台上放上一盆花似的,抢种抢收的人,全以它为进退的信号。民兵英雄对我说:“那时,凡是通到城关的道路,都埋着地雷。”我估量了一下,说道:“那就把敌人紧紧压在这个城关里啦!”民兵英雄说:“不,比这还小。只有脚下这个山头,才是它活动的地方。刚才我们上来的那条路,是敌人唯一的交通壕。前面,你看到啦,紧靠山脚的水渠,就是过去敌人架铁丝网的地方。后面挑开一道壕沟,我们爬不上来,敌人自然也下不去……”我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上,看见了一座摧毁了的碉堡,一个用水泥砌成的水池子,一棵榆树……如果用步子量量,至多不过有两个排球场那么大。我问:“这么小,敌人只好排挨排睡下,比猪圈还不如呢!”民兵英雄笑了笑:“你以为他们敢住在地面上吗?不,那里有一排地窑子,可惜敌人撤退时自己烧了。”
这时,山下的田野上,拖拉机前面玻璃上的反光,像探照灯一般,向天空射去……
民兵英雄正注视着那边,忘记了回答我的问话。他拉起我的手,说道:“你不去看吗?走,下去看看拖拉机吧!”
第8版()
专栏:
“偏给你生个女儿”
谢逢松
“千女闹海”开映了。
海滨,海菊和一群姑娘们在歌唱:
跃进的花朵在海洋上开,
五光十色真可爱。
千篷万桅迎鱼汛,
多少颗心儿向大海!
一段歌声,引出一段故事:海菊她们“要求社领导上打破常规”,批准她们“跟男社员一齐出海去打鱼”。
这还得了呀!老贵叔一怔:“怎么,妇女下大海?……海洋上浪头窜八丈高,那个妇女敢出这个头啊!”拐老头等着看热闹,性致来了,还唱上两句:“女人下了海哟,龙王把脸反哪!女人上了船罗,那个鱼虾不见喏!”临到上船出发了,还有人在一边说风凉话:“你看,这男男女女的混在一条船上……”
妇女出海,就像陆支书说的:“这的确是件新鲜事。”一件新鲜事的诞生和形成,多么不容易啊!大海是凶暴的,不容易征服,正如海菊母亲担忧的那样:“你可别忘了,像你爹那样结实的身子,也会死在海里啊!”可是,大海并不可怕。第一,“现在出海有机帆船,又有气象报告,什么都有保障了,哪一点还像从前呀!”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新社会培养了有像海菊这样朝气蓬勃、敢想敢干、勤学苦练、不屈不挠的年轻人。最可怕的,是老贵叔、拐老头们的脑子,是那些在一旁说风凉话的老一辈妇女的脑子,还有那因袭了她妈妈观点的小阿囡,认为“女人生来就是女人,是不能下海的,还是长大了嫁老公”的脑子!
今天,全中国的妇女,都在党的领导下,走向生活,奔向战斗。可是,在妇女彻底解放的道路上,并不是没有障碍、没有绊脚石的。我在农村,还看见过一些这样的现象:男人上祖公棚都可以,妇女用张报纸垫坐就遭反对,说这样有辱“字墨”;妻子做了领导工作了,丈夫总是不耻去开会……。可是,解放了的妇女,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就像奔腾澎湃的海水,冲刷着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党和群众叫她领导一个社、一个队或者一个食堂,不管有多少困难,有时甚至挨打,受气都坚持要把事情办好。她们最相信党的话,也最听党的话。她们什么都求懂,什么都要做,贪婪地学习,七十二行,恨不得行行都会,为社会主义事业,她们真是从心底里情愿付出一切。这种精神,这种举止,有多少人为之感动啊!
我常常这样想:艺术是反映生活的,我们也应该多有一些像“政府委员”、“玛利娜的命运”那样的电影,更好地反映新中国妇女在党的领导下争解放、搞建设的事迹,歌颂中国妇女们的新精神,新品质。也正是为了这点,我们便觉得“三八河边”、甚至是像“千女闹海”这样的影片可贵。
“千女闹海”没有把海菊写神化了,给她摆的道路也并不是轻易可走的。通过她学摇橹、晕船、学开轮机这些情节,使人看到她的成长是经过曲折的道路的,是有过斗争的,因此也是可信的。特别她晕船躺下了,陆支书告诉她“晕船不是病”,“是个决心问题”,她领悟了,坚持起来那段戏,很使人感动,觉得亲切。
影片用人民内部的“鞭子”,鞭挞了那些轻视妇女的旧意识。千百个姑娘们的决心,海菊的果敢行动、好学精神,不能不使老贵叔最后承认自己的“思想有些保守”,使拐老头另编了一个新段子唱道:“妇女决心强啊,千军难阻挡啊;大闹水晶宫啊,那个气煞老龙王啊!”像老贵嫂因为老贵总要她“生个儿子”而顶对方的那句话:“偏给你生个女儿!”更是大快人心!
愿所有的文艺家,都拿起笔来,狠狠地赶掉至今还残留在人们脑海里的旧社会的渣滓!
第8版()
专栏:
在拉萨听“社会主义好”
钟辛
我们到达拉萨的时候已是晚上。我们刚把行李安放好,在房间里坐定下来,就有个藏族的姑娘提着一壶洗脸水和一个开水瓶走进来。这个姑娘看去有十六、七岁,细长的身个,穿一身黑色的长坎肩,腰间扎着一根腰带,两条长辫子拖在背后。她把水壶放在脸盆架的旁边,用眼睛向我们示意,要我们过去洗脸。我们向她点头表示感谢。有个同志顺口问她:“你会说汉话吗?”她有些腼腆地说:“不会。”我们说:“你这说的不就是汉话吗?”这样,大家都笑起来了。那位姑娘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告诉我们她参加革命工作不久,过去是一个贵族家的奴隶,参加工作以后才学汉话的,汉话会的不多。
第二天清早,我刚刚醒来,就听到一个女声在轻轻地,若隐若现地唱着一支我熟悉的歌:“社会主义好”。起初我没有十分留意,以为是哪个从内地来的女同志在唱,不久,歌声停下来了,房门随着被轻轻地推开,那位藏族女招待员送进一壶洗脸的热水来,然后又带上门出去了,她一出去歌又重新继续唱下去了。啊,是她在唱,是这个不久前还是奴隶的藏族姑娘在唱!我仔细地倾听着,她的声音是那样地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力量,完全不像她讲汉话时那样羞涩。她虽然学会的汉话不多,但是她已经用这不多的汉话唱出了我们时代生活的真理。她把每个字、每个音节都唱得那么准确、清晰。她走远了,声音愈来愈低,但是我好像听到她一直唱下去,而且愈唱愈响。姑娘啊,唱吧,给高原唱出个社会主义的明天来!
到拉萨没有多久,逢上了传统的萨卡达瓦节。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塘林卡,往年是只有贵族才能去搭起帐篷、铺上地毯,喝酒赌钱,寻欢作乐的地方。今年,大不相同,这一天从早到晚都挤满了人。有过去的农奴,有过去贵族眼里的“贱民”,也有机关工作干部和学校的学生。拉萨市几个区的居民委员会在树林下面的草地上搭了帐篷,进行文艺表演。水上的牛皮船也载满了游人。到处是歌声、琴声、或紧或慢的舞步声。这时候不知从哪个角落里响起了“社会主义好”的歌声,接着另外几个地方也有人唱起了这个歌。最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整个林卡里都响彻了这个歌声,唱了一遍又是一遍,开头还有前有后,像一个混声大合唱,渐渐就完全整齐一致了,好像有个人在那里指挥的一样。人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快乐,有几个不会唱的老年人,也跺着脚、拍着手,打着拍子,好像用自己的心在跟着一起歌唱。这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一次壮阔、雄伟的合唱。在这歌声里我好像看到黑暗的、野蛮的、落后的旧西藏正在死亡,光明的、进步的、幸福的新西藏正在诞生。我自己不知在什么时候也跟着唱了起来。
以后,在庄园里,在寺庙里、在牧场上,又许多次地听到这支歌。东噶宗拉鲁庄园的藏族工作队员在唱,由平叛委员会组织起来在学习的哲蚌寺的喇嘛和幼年的小喇嘛也在唱,当巴村边的儿童也在唱,当雄和黑河牧场上的牧民也在唱,有的用汉文歌词唱,有的用藏文歌词唱。每一次听到这个歌我都十分感动,好像头一次听到一样。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南国有佳戏
秦犁
这次粤剧“关汉卿”来京演出,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优美的演技和音乐,使这个戏的效果更加动人。
粤剧是广东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除了它还有其他拥有南方广大观众的剧种。看了“关汉卿”,使我想起琼剧“红叶题诗”。它也是个悲剧,也很动人。所谓琼剧,就是海南岛的地方戏,它也曾来过北京,可惜未受到应有的注意。
“红叶题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最后二人投水牺牲。戏的突出之处是心理刻划细致透彻。这要归功于唱词写得好,演员演得好,以及音乐配合得好。唱词节奏变化多,除七字、十字句外,有三字、四字、五字句,不论单音词还是双音词结尾,好像都自然妥贴。此外,还有酣畅的大段的独白,这也是不容易的。主要演员相当有才华,演得很认真。而最使我喜爱的,是这个戏的音乐。
琼剧的音乐柔和婉转,比之粤剧有过之无不及。乐队音量恰到好处,有时只有低音的胡琴或压低了声音的唢呐演奏。由于音乐紧密配合剧情和唱词,使人们能够充分欣赏唱词,也就更使人对音乐发生感激之情了。音乐在这里,决没有像某些戏中那样发生喧宾夺主的现象——音乐的嗓音盖过了演员的唱,使观众的耳膜震得发生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我认为这是琼剧的优点,值得有些剧种借鉴。
从节目单上读到琼剧的唱腔名称,有苦腔、叹板、争辩腔、古腔等。据说,有一些是近年来新发掘出来的。显然,音乐工作者对于这个地方剧种的改革是有贡献的,而音乐的“英雄”,在戏曲方面也的确大有“用武之地”!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取经”和节约
崔宗铎
搞增产节约,在花钱时我想应当考虑一下:哪是该花的,哪是不该花的,哪是可花可不花的;以便做到该花的也要缩小到最低限度,不该花的坚决不花,可花可不花的不花。
据我所知,有一个单位在一、两个月内就接待了七、八起“取经”的,每起一般是八、九人,最多的是十七人,有的是来自上海,有的是来自大西北,有的是来自长春、锦州、石家庄……如果算一下他们所花的差旅费和时间,那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以十七人的一组为例,听说光火车费就得花两千五百多元,加上补贴和其他车费,三千元大关恐不难突破。时间呢?一来一往,至少也得一个月。
“取经”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是好事,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提高与改进工作的目的。但这样兴师动众,远道而来,有没有浪费呢?少花钱或不花钱能不能取到“经”呢?我看是应当想一想的,办法也是有的,如采取通信的方式,要对方把材料寄来,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如果真的不去人就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也可以把人减到不能再减的程度。据说还有个别的人,以“逛京”为主,“取经”为辅,那就更不该了。
第8版()
专栏:
石桥下(套色木刻) 刘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