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1969年11月3日人民日报第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胸怀朝阳干革命 朝气蓬勃永向前——记国庆观礼代表'...

第4版()
专栏:

胸怀朝阳干革命 朝气蓬勃永向前
——记国庆观礼代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农村干部卓福山
新的领导班子要经得
起自然灾害的考验
一九六八年,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东方红公社红大生产大队革委会胜利诞生了。农奴出身的卓福山,被藏、汉族社员选为革委会主任。他同新的领导班子成员一起,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带领贫下中农坚持开展革命大批判,用革命带动生产,全大队的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
但是,一场意料不到的灾害突然发生了。八月的一天,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冰雹铺天盖地而来,田野里茁壮的庄稼被打得七零八落。冰雹刚停,卓福山就和革委会成员一起,跑到地里查看灾情。眼看好好的庄稼被冰雹打得精光,人们都很难过。针对一些人的悲观情绪,卓福山回到村里马上召集革委会全体成员开会,他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他充满信心地说:“冰雹是对我们新的领导班子的一个严重考验,冰雹打了我们的庄稼,打不了我们忠于毛主席的红心,打不了我们战天斗地的决心。困难是啥东西?也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一捅就穿!我们一定振作起来,和它干!我们不仅要带领群众战胜灾害,不要国家救济,还要向大寨大队学习,在重灾之年仍然从全局出发,一粒不少地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毛主席的教导,鼓舞了干部们战胜灾害的信心。卓福山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大家。革委会全体人员坚定地表示:冰雹夺去我们几十万斤粮食,但我们人在、房在、牲畜在。只要我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带头艰苦奋斗,什么困难也能克服。接着,卓福山和革委会成员,分头走访社员家庭,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决心带领群众打胜抗灾斗争这一仗。
卓福山来到老贫农高尚荣家里。雹灾发生后,高尚荣难过得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情绪低落。卓福山一进高家,指着墙上的毛主席画像,激动地说:“老高!你看,谁在你跟前!”“毛主席!”“对!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我们什么困难也不怕。老高!为毛主席争光,抖起精神来,向灾害斗争到底!”一席话,说得高尚荣心明眼亮,他忽地坐起来,攥紧拳头,激动地说:“有毛主席给我们指路,老卓,豁出我这副老骨头,也要跟冰雹拚个高低!”
晚上,卓福山又和革委会成员一道,召开了社员大会。会上,他带领大家高声朗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他说:“冰雹,只能欺负那些怕苦怕累的软骨头,它最怕吃苦耐劳的英雄汉,最怕团结一致的战斗集体。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红大的社员,一定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定能够战胜灾害,把冰雹夺走的粮食再夺回来。”贫下中农坚定地说:有毛主席的领导,有集体的力量,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它。
冰雹的突然袭击,没有吓倒红大的贫下中农。他们高喊“战胜冰雹灾荒,为毛主席争光”的响亮口号,同灾害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干部和社员们决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生产自救,节约度荒,不吃返销粮,不要救济款,一定按时完成向国家交售粮食的任务,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红大受灾后,县、社革委会多次派人调查受灾情况,还要拨粮救济他们。第一次,公社来电话,要给他们供应口粮。卓福山根据广大贫下中农的意志,立刻回答:“我们还有储备粮,可以安排下来,把粮食给别的受灾队吧!”第二次,公社又通知红大:“给你们留些口粮,明年春荒时再救济你们!”卓福山按照社员的意见回答说:“我们还可以从饲料中节约出两万斤青稞,勤俭节约,可以度过春荒!”第三次,公社革委会主任当面告诉卓福山:“你们灾情严重,经县里批准,取消你们今年粮食的交售任务。”卓福山代表全队贫下中农充满信心地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粮食,国家的粮食交售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
全大队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扫帚扫,耙子耙,拾麦穗,拣麦粒。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在被冰雹打毁的庄稼地里仍然收得粮食二十二万多斤。他们动用一部分储备粮,除安排好社员口粮和籽种、饲料以外,还一次完成了向国家交售粮食的任务。
念念不忘阶级斗争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一九六三年春天,卓福山来到红大生产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疯狂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大肆推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红大的没有改造好的地主、牧主和富农分子,趁机利用封建迷信,拉拢腐蚀干部,欺骗毒害群众,并采取种种恶毒手法,挖社会主义墙脚,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
面对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卓福山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有关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教导,用毛主席的教导来鼓舞自己团结群众战胜敌人的信心。他怀揣红宝书,一次又一次地访问藏、汉族贫下中农,了解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同贫下中农一起向阶级敌人斗争。
这一年春耕开始后,队里要破土修建畜圈,扩大集体生产,一个没有改造好的富农分子暗地捣鬼,妄图进行破坏。卓福山带领贫下中农同这个富农分子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狠狠地打击了这个家伙。但是阶级敌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过了一个时候,这个富农分子又和一个坏家伙串通起来,暗地招揽巫神,摆所谓“神桌”,造谣惑众,企图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神桌”,这是简单的封建迷信问题吗?卓福山反复调查了这件事的真相,认识到这是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于是,他接连召开党支部会议,组织全体党员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并针对阶级敌人对社会主义集体化的攻击、诬蔑,在全队开展了一次“红大今昔对比”的阶级教育。卓福山逐户了解藏、汉族贫下中农解放前的苦难生活和解放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来的变化,请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讲家史,进行回忆对比。在会上,他带头忆苦思甜。他回忆解放前的苦难,对比今天的幸福,对社员们激动地说:“旧社会千苦万苦,苦就苦在我们劳动人民没有权上;新社会千好万好,好就好在毛主席领导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掌了权,并指引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阶级斗争,不能忘记无产阶级专政。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回忆对比,激发了贫下中农对于阶级敌人的无比仇恨。他们说:“阶级敌人摆‘神桌’,放毒气,就是想搞晕我们的头脑,叫我们走回头路,吃二遍苦,这一万个办不到!我们不信天,不信地,一心紧跟毛主席。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定了!”
阶级敌人破坏集体生产的阴谋,又一次破产了。但是,阶级斗争并没停止。由于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发展畜牧业生产遇到很大困难。这时,一小撮阶级敌人又散布什么“集体喂养的牲畜,一缺草,二缺料,管保死的快”的谰言,妄图动摇社员战胜困难的信心。卓福山决心把牲畜养好,粉碎敌人的谰言,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他召开支部会议,决定由党员傅鸿基和老贫农孙权当饲养员,党员胡福堂上山放羊。牲畜饲草有困难,他又召开社员会,叫大家想办法。老贫农说:“马不吃夜草不肥,夜里放牧是个好办法。”夜牧,困难很多,夜黑沟深,天冷风大,野兽出没,谁来放牧呢?卓福山迎着困难向前冲,勇敢地挑起了夜牧的重担。白天,他与社员一同下地劳动,晚上赶着三十多头大牲畜上山放牧,贫下中农见他人熬瘦了,眼熬肿了,都心疼地说啥也不让他再去夜牧了。社员们个个争着晚上放牧,大家轮流放了两个多月,不但把牲畜喂得膘肥体壮,还给队里节约了六万多斤饲草,为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卓福山又经历了阶级斗争的严峻考验。他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到群众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他积极发动群众揭露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同时鼓励群众批评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一小撮阶级敌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有机可乘,便把矛头指向了卓福山和坚持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好干部。
卓福山对于革命群众对他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的揭发和批判,他诚恳接受,认真检查,坚决改正;对于阶级敌人的攻击污蔑,他带领藏、汉族贫下中农,坚决予以回击。他顶住了党内走资派刮起的反革命经济主义妖风,认真贯彻毛主席的“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带领群众在革命和生产上夺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红大生产大队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宁叫脊背脱层皮 改天换地志不移
卓福山来到红大的第一个冬天,就率领藏、汉族贫下中农,同阶级敌人斗,同大自然斗。他站在山坡高处,仔细地观察着这里的一山一沟。他想:这里虽然高寒、缺雨,粮食产量低,集体经济的家底还薄,但是,这里有四百多名勤劳的社员,有两千多亩耕地,还有连绵起伏的草山,既可以发展农业,又可以发展畜牧业,是个大有作为的好地方。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干,就一定能够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
白天,卓福山同社员一起劳动,了解社员们对改变贫困面貌的要求;晚上,他挨门逐户地同贫下中农谈心,共同研究与大自然斗争的计划;深夜,他伏在煤油灯下,一字一句地学习《愚公移山》。毛主席的教导,群众的智慧,给了卓福山以巨大的力量。一场战天斗地的硬仗首先从铺压砂田开始了。
铺压砂田,就是要在地里铺上一层七寸左右的卵石,起抗旱保墒作用。这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在铺压砂田的战斗中,卓福山处处以身作则。那些天,他领着十三岁的女儿玉兰,鸡叫头遍就下地,钻进几丈深的砂坑里挖砂背砂。等到社员们来到地头时,他和女儿已经背了一千多斤砂子到地里。不久,沉重的砂背斗把他的脊背磨烂了,在磨烂的地方又肿起一个碗口大的血红疙瘩,疼痛难忍。可是,卓福山一声不吭。悄悄用一块破毡片衬在磨烂的地方,再垫上一个草袋子,依然坚持背砂。社员们多次劝他休息,他却说:“宁叫脊背脱层皮,改天换地志不移!”仍然坚持带头干。卓福山的模范行动,大大鼓舞了社员们战天斗地的勇气。他们披星星戴月亮,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连续苦战两个月,共铺压砂田五十多亩,打响了红大大队改造自然的第一炮。
但是,铺压砂田只能解决一部分土地的抗旱保墒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干旱面貌。卓福山遵照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教导,决心率领社员修一条二十五里长的渠道,把一座山上的泉水引下来浇灌田地。当时有人觉得红大穷,困难多,怕渠道修不成。卓福山针对少数社员的畏难情绪,首先组织党员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教导,又召开社员大会,讨论学赶大寨的措施。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教导,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社员,大家坚定地表示:“我们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一定象大寨那样自力更生把渠修好。”他们经过两个春夏二百多天的战斗,终于修成了二十五里长的用卵石砌衬的干渠。清清的泉水流到了红大,全大队一千二百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田。紧接着,卓福山又和贫下中农一起战胜了种种困难,建成了容积四万立方米的水库。
渠道修通了,水库建成了,一九六七年红大获得了历史上的特大丰收,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三年增长三倍,一跃而成为先进单位。今年,在“九大”精神的巨大鼓舞下,社员们又新修农、毛渠十三条,平整田地二百八十多亩,战胜了三个多月的严重干旱,再一次夺得了大丰收。
今年十月一日,卓福山光荣地登上天安门城楼,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幸福的时刻,他仰望着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慈祥的面容,回想他所在的生产大队,在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照耀下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心情十分激动。他高举红彤彤的革命宝书,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他决心胸怀朝阳干革命,朝气蓬勃永向前。
新华社通讯员 《甘肃日报》记者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HRQ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走向工农
——天津延安中学革命小将在斗争中锻炼成长
一九六七年三月七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天津延安中学作了极其重要的“三七”批示。两年多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在工宣队、军训组和校革委会领导下,延安中学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革命读书
学生为什么而学?历来是两条教育路线的分水岭。
文化大革命前,刘少奇的“读书做官论”,长期地腐蚀着青年一代。在延安中学的一次升学考试中,一个一贯埋头读书,各科分数很高的学生,由于满脑子想的是“分”,把“分”看成是自己的奋斗目标,进考场时过分紧张,晕头转向。退场后,她突然发现自己看错了作文题,“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骤然晕倒过去。这就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青年的铁证。
一声春雷响,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粉碎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打破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旧局面。广大青年学生在工宣队、军训组和革委会领导下,狠批了“读书做官论”。可是,不久以后,一股“读书无用论”的阴风,又刮到学校来了。有的学生不想上学了,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到校不上课,上课不用心;影响了复课闹革命的进行。延安中学革命小将,一眼就识破了这是刘少奇“读书做官论”的翻版,是阶级敌人在破坏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一场批判“读书无用论”的新风暴席卷了整个校园。他们不仅在校内批,也联合附近的贫下中农一道批。
解放台村一个老贫农在批判会上控诉说:“在旧社会,咱穷人逃荒要饭上不起学,有眼也是睁眼瞎。有一年,三个穷哥们租了地主十亩地,租期十年。可是狗地主欺咱穷人不识字,在契约上把十年写为一年,第二年就拿着契约要把地收回去!”有的贫农还控诉道:“解放后,由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仍然把贫下中农子女排斥在校门外。”贫下中农语重心长地说:“不要文权,难掌政权。毛主席给咱上学的机会,咱就要为革命读书,为毛主席争气。”
血泪的控诉,大大提高了革命小将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周萍过去常闹要退学,在批判“读书无用论”以后,她说:“毛主席号召我们复课闹革命,到不到校也是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读书有用没有用,关键看为谁读书,读什么书。”从此以后,她坚持天天到校复课闹革命。
六连学生孙兰,祖父、父亲都是三条石老工人。为了批判“读书无用论”,他父亲三次带他参观三条石阶级教育展览馆和“收租院”,并告诉孙兰说:“我象你这么大时,就进了三条石这个活地狱。今天,世界上还有多少和你一样大的孩子受苦受难。毛主席那样关心你们,你就应该好好读书,不能把读书看成是你自己的事。你要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而读书啊!”孙兰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他激动地说:“我要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听一辈子毛主席的话,走一辈子毛主席指引的路。”很快,他就成为学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分子。
把思想感情转变过来
端正了学习态度以后,还需要经常进行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到工农兵这方面来,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为革命读书的成果。
去年秋天,工宣队和军训组带领延安中学二连革命小将到铁锅店参加劳动。一天晚上,他们和贫下中农一起看塑剧《不忘阶级苦》。当演到地主残酷剥削农民时,一位七八十岁的贫农老大娘哭得泣不成声,而有的学生却在发笑。
同看一场戏,为什么老大娘哭了,有的学生笑了呢?工宣队和军训组启发革命小将深思这个问题。革命小将从这一哭一笑中看到自己和贫下中农阶级感情大不一样。第二天,他们就到老大娘家去,请她给补一堂阶级教育课。大娘对革命小将说:“咱贫下中农到那一天也要做到三不忘:过去的苦不能忘;毛主席的恩情不能忘;阶级斗争不能忘。”贫下中农的话,打动了革命小将的心,贫下中农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感染着他们。从那以后,革命小将不论走到工厂、农村,总是请老工人、老贫农忆苦思甜,用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的爱和憎,促使自己思想感情变化。
经常参加劳动,也是转变思想感情的不可缺少的一课。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八连有几个同学背着粪筐来上学。革委会和工宣队、军训组的同志认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还是使学生脱离劳动,这也是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学生背粪筐,标志着学生对体力劳动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思想感情有了很大变化。而且延安中学在城郊地区,这也是可以普遍做到的。于是,他们满腔热情地支持了这一新生事物,并号召全校同学向他们学习。在很短时间内,背粪筐上学就变成广大革命小将的共同行动。
今年,在纪念“五四”运动五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革命小将把自己拾的粪装了十大车,浩浩荡荡地送给生产大队。贫下中农激动地说:“毛主席教育的这代青年,劳动人民本色没有变!”
毛主席教导我们:“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延安中学的革委会、工宣队和军训组,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带领学生向解放军学政治,学军事,学四个第一,学三八作风,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
两年多来,他们坚持了“学军”课,不断对革命小将进行军事训练。今年暑假期间,还把各学生连班以上骨干一百多人组织起来,编成学军连,进行了一次野营练习。这批野营学军的骨干,现在已成了延安中学里加强革命性、科学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带头人。在这些骨干的带领下,全校到处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景象。课堂里人人守纪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一致,作风雷厉风行,一个学生连队在两、三分钟之内就可以整整齐齐集合起来。
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已经成了延安中学毕业生最坚定的行动。
今年五月的一天,第五批上山下乡的延安中学知识青年就要出发了。延安中学军训组送行的同志关切地问大家:“你们还缺什么?”由六八届的六十九名毕业生组成的“三·七”草原战斗连负责人兰会英响亮地回答:“嘛也不缺了,就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三·七”草原战斗连是怎样形成的呢?还得从发起者、革命小将兰会英谈起。兰会英从小生在城市里,过去受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影响,有读书做官的思想。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使她变成了新人。她懂得了什么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什么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懂得了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一次,在山西省榆次专区杜家山大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蔡立坚来到延安中学,讲述自己在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的事迹。兰会英简直听得入了神,她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下定决心要到农村去。当延安中学第五批上山下乡任务一下来,兰会英心潮翻滚,“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她立即写了申请书,并积极组织同学们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还和骨干们一起,到有家庭阻力的同学家进行家访,做思想工作。没几天,一个由六十九人组成的“三·七”草原战斗连就组成了。他们坚定地表示:集体上山下乡,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延安中学才有十几个毕业生上山下乡。如今,仅仅一年多,就有一千多名毕业生走上了和工农相结合的光明大道,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而是两条路线的对比,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伟大胜利! 本报通讯员 HR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