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专栏:
紧跟毛主席 红旗扛到底
——记老红军战士黄连秋继续革命的事迹
在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一位跟随毛主席干革命四十多年的老红军战士——某部“五·七”干校政委黄连秋同志,满怀壮志豪情,讲述他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的体会,会场上不时地响起一片掌声,人们赞扬他不愧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进战士。
革命在继续,战斗不能停
“……人的一生,应该是革命的一生,斗争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我恳求党组织:让我工作……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我要永远为革命做一颗螺丝钉!”
这是黄连秋同志第十三封“请战书”里的一段话。
一九二八年,饱尝人间苦难的黄连秋,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他三次身负重伤,右手残废了,腿上至今还残存着弹片。全国解放后,严重的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常年缠在他身上。但是,伤、残、疾病却没有丝毫减弱这位老红军战士的革命意志。虽然他早就退休了,但是他在退休后的十多年中,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战斗岗位,仍然整天从这个基层单位跑到那个基层单位,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尽管工作很劳累,可是他还是希望把肩上的担子加重,只要健康稍有好转,他就一次又一次地向党组织提交“请战书”,请求党组织交给他新的任务。
一九六九年的一天深夜,黄连秋认真地学习着党的“九大”文献,越学心里越不平静,几十年来跟随毛主席干革命的情景,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
他想起,一九二八年冬季的一天,那是一个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日子!黄连秋刚到井冈山不久,就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和战友们听着毛主席的亲切教导,心坎里象点亮了一盏明灯,他下定决心:一辈子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他想起,长征路上,多少战友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黄连秋在含着眼泪向牺牲的战友告别的时候,总是抱着这样的决心:一定要完成烈士们未竟的事业!
他想起,在全国解放前夕,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谆谆教导:“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急风暴雨中,毛主席向老干部发出的伟大号召:“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想到这里,黄连秋的心情非常激动,拿起笔,写了第十三封“请战书”。
黄连秋的愿望实现了。党组织批准他去组建“五·七”干校。他象当年接到新的战斗任务一样,豪情满怀。灿烂的阳光把屋里映照得通明净亮,黄连秋又一次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仿佛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的光辉大道从眼前伸向远方,他决心在三大革命斗争的第一线改造自己,锻炼自己,朝气蓬勃地继续革命!
冲在“第一线”,身残斗志坚
一九六九年十月,黄连秋怀揣雄文四卷,带着全家七口,从首都来到了汾水河畔。
三十多年前,黄连秋曾经在汾水河畔同敌人进行过激烈的战斗;今天,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他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航向,又在这里开始了新的战斗。
向汾河滩要粮的战斗打响了。他带领干校学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翻田、整地、施肥、育秧,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晚上还带头讲用学习《五·七指示》的体会。在二十多天的插秧季节里,他每天都是提前起床,步行七、八里,赶早来到田间。稻田里,泥水冰冷,时间一长,负伤的右腿麻木得迈不开步子。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却风趣地说:“别看我腿脚不灵便,我还要用它走到共产主义哩!”
连续紧张的劳动,他的胃溃疡病复发了,同志们劝他不要下地,他却乐呵呵地说:“这是老毛病,顶一下就过去了!”
芦苇茬把他的脚心戳了个口子,鲜血直流。学员们和医生急忙替他包扎好,劝他回去休息。他却毫不在意地说:“轻伤不下火线嘛,这点伤算得了什么!”
就这样,在二十多天的插秧季节里,他始终坚持在劳动“第一线”。
辛勤的劳动,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开镰割稻那天,黄连秋来到田头,看到同志们飞舞镰刀的战斗场面,更加意气风发。他大步跨下稻田,把镰刀放在残废的右手上,用纱带一圈圈地从手腕绕到手心,将镰刀牢牢捆住,使劲地割了起来。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老政委!”学员们伸腰一看,只见老政委的残手上绑着镰刀,手腕磨出了一道道血痕,连忙上前劝阻。黄连秋让大家坐下来,他用左手理了理斑白的头发,给学员们讲起了长征的故事:
那是一次激烈的战斗,黄连秋右手和左腿负了重伤,司号员立即跑过来,替黄连秋包扎伤口,然后,他怀着复仇的怒火,急吹冲锋号。刹那间,队伍冲上去了,但司号员却中弹倒下了。当黄连秋爬到他跟前时,他第一句话就说:“指导员,我的冲锋号……,队伍……”黄连秋含着热泪告诉他:“你的冲锋号吹得很好!队伍在前进!”他听了,嘴角露出了微笑,断断续续地说:“别管我……快……带……队……冲!”说完,望着前方,合上了眼睛,手里还紧紧地握着冲锋号!
黄连秋讲到这里,眼睛湿润了,沉默片刻,又说:“我们的战友,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钟,想到的还是跟着毛主席,冲锋陷阵!”这时,他抬起那绑着镰刀的右手:“同志们,先烈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我们要象他们那样,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学员们想着先烈的英雄事迹,看看眼前的动人情景,个个心潮起伏,万分激动。在黄连秋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学员们以忘我的劳动精神,提前完成了秋收任务。
培养接班人,红旗代代传
黄连秋来到干校以后,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上。
干校一组建,黄连秋就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等教导,不断提高自己对办“五·七”干校的认识。为了使学员在思想、学习、身体三个方面都获得丰收,黄连秋始终坚持政治建校的方向。他同学员一起忆苦思甜,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引导大家联系社会上阶级斗争的现实,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散布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劳动镀金论”等谬论。在进行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的教育过程中,他又以自己跟随毛主席干革命的战斗经历,讲述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比英明正确。他讲述了长征路上过草地的艰苦斗争生活,激动地说:“同志们,红军胜利地爬过了雪山,走出了草地,靠的是什么?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能有今天,又是靠的什么?一句话,靠的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靠的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今天,毛主席给我们指出了光辉的‘五·七’大道,我们能够来到干校重新学习,这是毛主席对我们最大的关怀和爱护,我们一定要沿着这条道路走到底!”
炎夏,骄阳似火。黄连秋要去了解学员情况,学校办事机构的干部们拦阻说:“老政委,这大热天,学员的情况我们去了解一下,向你汇报就行啦!”黄连秋笑着说:“不行啊!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不到群众中去,我怎么能摸到群众的思想脉搏?”说罢,肩背挎包,头戴草帽,向通往汾河的路上走去。
一天中午,黄连秋在稻田里和学员们一起拔草,大家看他拔草很吃力,就劝他:“老政委,你就别拔,我们加把劲也就捎带了。”
黄连秋抹了一把汗,说:“劳动锻炼,思想改造,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啊!我总觉得,人的头脑好比一块土地。土地不种庄稼,就生野草;不栽香花,就长毒草。要使庄稼、香花长得好,就得辛勤管理,拔掉野草和毒草。人的思想,也决不会成为空白,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资产阶级思想就会生根发芽。”说到这里,他加重语气:“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劳动,都要把自己列入改造的范围……”
意味深长的话语,严格要求自己的革命精神,使学员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大家激动地说:“老政委啊,你拔了稻田里的草,也拔掉了我们思想上的‘草’!”
黄连秋时刻不忘干校的任务是转变学员的思想。有一段时间,他发现一些学员队的领导干部,在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的工作上不象育苗那样精心、勤恳,不能正确处理育苗与育人的关系问题。一天晚上,黄连秋又一次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论述,第二天一早,他从几里地外赶到学员队,把队的领导干部找到一起,和他们一道分析学员们的思想状况,讲生产与革命的辩证关系,然后,郑重地对他们说:“领导干部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上。不能只看到稻子长得旺,放松了抓思想、抓根本!”
学员队的几位领导同志听了黄连秋的话,望着这位头发花白的老首长,再看看他那被露水打湿了的裤脚,深深被他那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所感动,坚定地表示,一定不忘干校的根本任务,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育苗先育人,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出更多的接班人。
“紧跟毛主席,学习,学习,再学习!”
黄连秋继续革命的力量,来源于他刻苦学习的革命精神。他常说:“要紧跟毛主席,就得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个假日的早晨,学员们看着被疾病折磨了一宿的老政委睡在床上,额上渗出丝丝汗水,呼吸还有些急促。一本翻开了的《毛泽东选集》,放在枕旁,一截用得仅有一寸来长的红铅笔放在书页上,在“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的光辉字行间,划满了红圈圈。看着这种情景,学员们从心里赞叹:“老政委啊!你劳动冲在第一线,思想工作做在第一线,刻苦学习你又是大家的榜样!”
干校刚组建时,黄连秋还住在社员家里,收工回来,常常连脚也顾不得洗,就带着一腿干泥巴坐在炕上,在自己用三合板制作的小桌上,点起煤油灯,戴上老花镜看书学习,并吃力地用残废的拇指和中指
(食指已经锯掉)挟着钢笔,一笔一画地记下学习的心得体会。长期以来,毛主席关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伟大教导,时刻响在黄连秋的耳边,使他不断地思考着一个严肃的问题:“在通往共产主义的征途中,我怎样才能永葆青春、继续革命呢?”
黄连秋刻苦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越学心越明,眼越亮;越学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想得越深。
“‘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继续革命的步伐停不得!”黄连秋时刻用这句话鞭策自己。他深刻认识到,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并不是革命的结束,而只是万里长征第二步的开始。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在思想上准备长期革命,彻底革命,决不能搞“半截子革命”。多年来,黄连秋虽然疾病缠身,但他离职不忘工作,病中坚持学习。他说:“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共产党员只能加大油门挂快挡,不能歇脚找凉棚。”
“革命以后的‘工作更伟大’,居功骄傲的思想要不得!”黄连秋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共产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是最伟大、最壮丽的革命。老干部过去虽然有过一些贡献,有过一些功劳,但比起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这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我们有什么理由值得骄傲?有什么‘老本’可吃?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我还是个新战士,要永远谦虚谨慎,为革命立新功……”
“革命以后的工作‘更艰苦’,舒舒服服干革命的思想要不得!”黄连秋牢牢记住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导:“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黄连秋联系党的历史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联系当前阶级斗争的情况,向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的人,为什么在没有枪声的和平环境中,会被资产阶级的糖弹打中?他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认识到,这是因为他们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愿再走“更艰苦”的路,再作“更艰苦”的工作,忘记了阶级斗争,放弃了自我改造,想舒舒服服干革命。黄连秋经常用这些历史教训来告诫学员:“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光辉的道路,但又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紧跟毛主席,艰苦奋斗,干一辈子革命!”
学员们前来问候黄连秋的病情,在病床前,黄连秋对学员们讲述了他在长征路上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情景。他说:“在长征路上,我得到了一册油印的毛主席著作,心里真高兴呵!我把它放在贴身的口袋里,有时间就拿出来学习。在那艰苦的年代里,是毛主席的光辉思想,指引着我们克服困难,一往无前。毛主席著作是革命的宝呵!”他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又谈起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学,是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个重要环节;用,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一定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既看到好的方面,又看到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带着问题学。要用毛主席的教导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要时刻考虑到我们是否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勤对照,勤检查,勤实践,在用中不断学习。我们要记住:光学不用等于零,学了就用处处行。”
这些话,学员们在田间、地头虽然听了很多遍,可是,今天听起来,却感到格外深刻、亲切,使大家受到激励和鼓舞。
学员们告别了黄连秋,黄连秋又支撑着身子,戴上老花镜,捧起了金光闪闪的毛主席著作……
《解放军报》通讯员
新华社通讯员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万泉河上爱民歌
万泉河是海南岛较大的河流之一,横贯琼海县全境。多少年来,滚滚河水流向大海,两岸田地受干旱;遇上暴雨,又泛滥成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一步焕发了广大贫下中农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纷纷要求截断万泉河,建设水轮泵站,引河水灌田和发电,改变万泉河两岸的干旱面貌。驻守在这里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高兴,他们也积极投入这场改天换地的战斗。
去年二月,一批解放军指战员怀揣红宝书,高举红旗,来到万泉河边,和几万名民兵一起投入了拦河的战斗。他们抢着干最重最危险的活。拦河大坝合龙和挖掘水泵室,是整个工程最关键的一环。当时,天寒水冷,水深流急。滚滚河水象一头野牛,直向合龙口冲去。填进合龙口的一筐筐泥土、一个个沙包,都被冲走了。在这紧急关头,解放军指战员齐声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个接着一个地跳进齐胸的激流中,和民兵们一起,挽着双臂,筑起人堤,挡住急流。许多人嘴唇冻得发紫,四肢麻木,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上岸。
广大军民经过一年多的团结战斗,终于在万泉河上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使万泉河两岸的二十多万亩田地和荒坡得到了灌溉,今年早稻获得了历史上最大的丰收,总产量比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还增长二成多。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草原女骑兵
夏天的内蒙古东乌珠穆沁草原,阳光灿烂,百花吐艳。英姿飒爽的女民兵,一个个跃马扬鞭,紧握钢枪,只听得“砰!砰!砰!”枪声震耳,弹无虚发。随着一阵战马的嘶叫,尘土飞扬,杀声震天,闪闪发光的战刀,直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娘子军排”的战士在苦练杀敌本领。
草原上的花儿,迎着温暖的太阳尽情开放。“娘子军排”的战士们,以亲人解放军为榜样,坚持把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改造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管是全排集中训练,还是分散在草原上放牧,或是战斗在工地上,她们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迎着火红的朝阳,打开手中金光闪闪的宝书,学习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娘子军排”的战士茁壮成长。
战士朱小清是从呼和浩特市来牧区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她参加“娘子军排”后,开始不会骑马。在一次训练中,她刚从左边上了马,就从右边摔了下来。同志们劝她休息休息再练。她说:“多摔几次没啥,越摔身子骨越结实,越摔革命意志越坚强。”坚持继续苦练,终于学会了骑术。
十二月的内蒙古草原,冰封大地。“娘子军排”迎着刺骨的白毛风雪,奔驰在千里野营中。有的同志手脚冻肿了,脸也冻裂了,但从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疼。蒙古族姑娘格日勒患有胃病,野营中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她就一手顶着胃,一手拉着缰绳,头上的汗珠结了一层冰,仍然坚持训练。每到宿营地,一下马她就和大家深入蒙古包,向贫下中牧宣传毛泽东思想,为贫下中牧缝补衣裳。贫下中牧称赞她“不愧是毛主席的好民兵,贫下中牧的好闺女。”
“娘子军排”的战士,遵照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积极投身于三大革命运动。
排长刘静,牢记毛主席关于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冲杀在阶级斗争的最前列。在“一打三反”运动中,白天,她和大家一起放牧、训练;晚上召开群众大会,揭露和批判阶级敌人的滔天罪行。在她的带领下,揪出了一个隐藏二十多年的历史反革命分子,狠狠打击了阶级敌人的嚣张气焰,被大家誉为“阶级斗争的闯将,女民兵的好带头人”。
在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指引下,“娘子军排”的战士和贫下中牧一道打机井,盖新房,搭棚圈,建设新牧区,个个成了生产斗争的突击手。在一次打井中,打了四丈多还没有出水,部分同志有点泄气,主张转移地方另打。正在这时,女民兵乌云格日勒挺身而出,高声背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只见她把绳子往腰里一拴,第一个下了四丈多深的井底。工地上又响起了战天斗地的口号声。
现在,“娘子军排”的全体战士,身跨骏马,肩背钢枪,“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焕发出更加飒爽的英姿,战斗在祖国边疆!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