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勃列日涅夫关于中东问题的谈话是对巴勒斯坦游击队的“警告”,关于中苏关系的谈话,是要按苏修的条件实行“正常化”
    【本刊讯】美《国际先驱论坛报》二十九日刊登了阿斯特拉汉二十八日从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勃列日涅夫要求在中东问题上讲求“现实主义”》,副题是《被认为是对双方极端分子的警告》,摘要如下:
    苏联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天要求在解决中东的努力中要讲求“现实主义和负责精神”——在当前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这番话不仅是对以色列的警告,而且也是对极端的巴勒斯坦游击队的警告。
    勃列日涅夫还赞扬最近签订的苏联—西德条约是“缓和欧洲紧张局势的一个重大贡献”。
    他特别否认了西方的这种说法,即这项条约由于缓和了欧洲的紧张局势,使得俄国人更容易向中国施加压力。他再次提出关于使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呼吁,他提出这个呼吁所用的语调比俄国其他领导人在六月份最高苏维埃选举以前发表的讲话的语调较明显地要温和些。
    这位共产党第一书记在阿拉木图庆祝哈萨克斯坦政府和党成立五十周年的大会上发表了这篇重要的外交政策讲话。哈萨克斯坦是苏联的十五个共和国之一。阿拉木图在莫斯科东南近二千英里,距中国边界约一百七十五英里
    关于中东,勃列日涅夫说,那里的停火和通过联合国使节雅林进行的谈判使得“有可能从现实主义和负责精神的立场出发来解决……现在所需要的,不是旨在回避或破坏停火协议的新挑衅和花招,而是要老老实实地遵守达成的协议和采取有利于和平的现实步骤。”
    勃列日涅夫还说:“目前只不过是向和平方向迈出了不大的一步,可是连这一步就已经遭到那些拥护继续战争行动的人和一切坚持侵略方针的人的强烈反抗。
    “现在非常重要的是,中东的爱好和平力量……不放弃主动精神,不允许和平的敌人撕毁已达成的协议或利用这项协议来掩盖自己的侵略阴谋。”
    这里的外交观察家认为这几句话是一语双关的。这些话明显地是针对以色列。他把实现停火归功于埃及和约旦,没有提到美国的倡议。
    但是,观察家们认为,勃列日涅夫对于“新挑衅”、对于“那些拥护继续战争行动的人”和那些想“撕毁协议”的人进行的攻击,也是针对那些对埃及和约旦的愿意接受停火一事持反对态度的巴勒斯坦极端分子。
    在谈到苏联—西德条约时,勃列日涅夫强调其政治上的好处,而没有谈到可以预料的经济上的好处。他说,这个条约“无疑是对缓和欧洲紧张局势和所有欧洲国家和平共处与有效合作的一个重大贡献,因为这一条约明确地、毫不含糊地承认欧洲现有国界、其中包括奥得—尼斯线……以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的边界是不可侵犯的。”
    勃列日涅夫也谈及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对于德国条约问题的所谓一致。可以认为他的这番话要么是宣布东德没有找麻烦,尽管它长期来就担心波恩和莫斯科达成一项协议;或是对东德的一种警告,警告它不要再找麻烦。
    勃列日涅夫在谈中国问题时,一开头就反驳西方报刊的这一猜测,即通过签订德国条约“苏联‘就可以在东方放手加强对中国的压力’。”
    他说莫斯科的真正目的是要使同北京的“关系正常化”。这是标准的苏联说法。勃列日涅夫说,在设法使关系正常化的同时,“我们不会放弃自己祖国的民族利益和苏联人民的安全。我们今后仍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在不可动摇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而不倦地斗争。”
    换句话说,如果实行正常化就要按照苏联的条件,在军事上、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都是如此。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二十九日发表一篇题为《较温和的词句》的社论,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昨天在阿拉木图发表的讲话中,正常的语调降为较温和的口气。根据这里迄今收到的讲话摘要,他不仅对莫斯科新交的朋友西德说了好听的话,甚至在谈到中国时也是心平气和的。在表示他对中东和平的希望的时候,他说,一旦以色列放弃了它用军事手段获得的东西后,它也有一些权利是应当受到尊重的。
    总的来说,同四月二十一日他在列宁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和他在六月十二日的竞选讲话相比,调子尖锐的程度要差得多。勃列日涅夫希望人们觉得,他愿意达成协定——经过艰苦的谈判,当然,俄国方面几乎不作什么让步。问题在于这是否表明政策发生了变化。现在俄国果真比过去较为希望达成某些协议吗?这是难于断言的,但是在它的国际地位中和它的国内经济状况中,有一些因素可能促使它出于本国的原因而稍微比较愿意和解。
    看来毫无疑问的是,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同僚感到,在两年前,甚至在十八个月以前紧张局势过于严重。他们面临的国际上的反应是反对他们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这种反应比他们预料的要激烈的多。去年春天在达曼斯基岛(珍宝岛)发生的冲突使他们同中国的关系达到燃点,所以他们有充分理由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此外美国在空间竞赛中取得了成绩。
    在俄国领导人环顾世界的时候,他们几乎看不到什么可以感到安慰的东西。
    他们从来不希望在过多的战线出现紧张局势。如果他们因此决定缓和某些紧张局势,这是毫不足奇的。
    在国内,工业生产增加速度没有原来所希望的那样快、那样平衡。如果国际危险减少,能够减少苏联庞大的军备开支的话,那么工农业同样都会由于把资源用于民用而得到裨益。
    勃列日涅夫今年不止一次地说过,国家计划有严重错误。人所皆知的是:一些东西生产得太多了,而另一些东西(正如每个俄国家庭主妇所知道的)却不足。为了节约时间和研究工作,苏联当局转而要求一些西方公司和日本公司在一些有选择的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派出专家。
    颇为意味深长的是,苏—德条约所指望的正是在“经济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接触”方面的这种改善。
    【本刊讯】法《法兰西晚报》二十九日晚刊载了戈尔德写的题为《勃列日涅夫在对外政策的讲话中,第一次对美国持谨慎态度》的文章,文如下:
    苏联头号人物勃列日涅夫,昨天说明了他的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他是在靠近中国边境的苏维埃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发表这一讲话的,这不是偶然的。
    勃列日涅夫强调指出,尽管十多个月以来两国在北京进行的谈判进展缓慢,但是,苏联仍然一直希望改善它同中国的关系。
    在有关苏联支持阿拉伯要求的中东问题方面,在这次讲话中没有什么新东西,而新的一点就是勃列日涅夫表现出有意的沉默。好长时间以来,他第一次没有攻击美国,他既没有谈到越南战争,也没有谈到美国对柬埔寨的干涉。
    对此,必须指出,柯西金打算在十月中旬去纽约。他出访的正式名义是:联合国成立二十五周年。事实上,他在美国逗留将使他有可能同尼克松总统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进行会晤。
    目前,莫斯科同华盛顿特别是就限制核导弹和中东和平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秘密对话。由于勃列日涅夫对美国的审慎,因此在今年十月下半月有可能举行俄—美最高级会晤。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九日电】中东的和平行动、制止武器竞赛以及欧洲安全问题大概是今秋可能在纽约举行的苏美最高级会议的三个主要议题。
    官方没有证实苏联总理柯西金打算去那里参加联合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庆祝活动,但是,共产党人士说,他将去那里,并将同尼克松总统会晤。
    当有人问到这些消息时,苏联外交部发言人说,他们没有任何消息。
    【美新处圣克利门蒂二十八日电】题:中苏争执被称为是世界上“最难解决的”
    据尼克松政府人士说,今天世界上最深刻、最难解决的国际冲突是中苏争执。
    他们在本周早些时候估计这种冲突的规模时,提到俄中之间正在形成的隔着从中亚直到满洲(指我国东北地区——本刊注)的共同边界进行的军事对抗。
    他们说,在延伸四千英里的边界沿线,苏联面对着八亿共产党中国人,其敌对情绪比中国的任何非共产党政权可能煽起的敌对情绪更加强烈。自从一九六九年三月中国和俄国军队为了乌苏里江上的一个有争议的岛屿而发生了战斗以来,这两个共产党国家在边境一带一直在集结军事力量。
    国防部长莱尔德在八月二十六日对这种事态发表意见时说,在过去十二个月中,“双方都部署了大量的军队”。他拒绝透露据信部署的师的数量。
    据一些消息说,俄国集结的军事力量早就超过了只能保卫自己不受中国袭击的程度,这种军事力量已使俄国人能够采取攻势行动——或者使用常规武器,或者使用核武器。
    《纽约时报》记者比彻最近根据情报机构的某些人士提供的材料写道:“另外,俄国方面集结军事力量的活动没有停止的迹象。”
    一些分析家们在强调他们非常重视苏联的军事活动时指出,俄国人除了先在同中国对峙的前线沿线部署了强有力的“薄木板”式导弹以外,还在他们在远东的每个“青蛙”式核火箭营中加了第四个连。在欧洲,这种营只有三个连。
    【塔斯社阿拉木图电】今天在阿拉木图举行了阅兵和劳动人民游行。这是苏维埃哈萨克斯坦和共和国共产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活动的继续。
    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苏联其他领导人、各加盟共和国的来宾、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为首的苏联武装部队代表团出席了阅兵式和游行。
    火箭兵、炮兵、坦克兵、摩托化步兵、空降兵参加了检阅,显示了优异的战斗技能。然后,几十万阿拉木图劳动人民经过广场。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九日电】苏联的火箭部队今天参加了在离中国边界不到三百公里的阿拉木图的一次大检阅。
    勃列日涅夫昨天在阿拉木图的一个群众大会上讲话的时候说,苏联准备尽其所能使苏中两国关系正常化和重新建立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
    【美联社莫斯科二十八日电】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天欢迎苏联和西德的条约,说它是欧洲实现稳定和平的新希望。
    他讲了一小时又十五分钟,用了大约二十五分钟谈国际问题,主要是谈西德问题、中国问题和中东问题。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八日电】勃列日涅夫在范围广泛的外交政策讲话中欢呼由于本月签署的苏联—西德的条约而开创的欧洲局势实现缓和的可能性,他还表示希望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勃列日涅夫驳斥了西方这种说法:苏联同波恩签署这项条约是为了赢得更多的行动自由以向中国施加压力。
    这里有资格的西方观察家说,上面的驳斥可能是要向北京表示的一种姿态。
    看来,勃列日涅夫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番话并不表示政策有什么改变。
    然而,西方观察家们注意到,同苏联领导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言论相比,对北京采取了稍微克制一些的方针。
    勃列日涅夫的讲话用电视向全国作了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