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法《震旦报》十八日发表罗兰·富尔一篇文章,题为《地中海:永存的俄罗斯之梦想,东西方冲突的赌注》,摘要如下:
    “五年后,地中海将是东西方主要冲突的赌注和场所。”
    这种预言是一位重要政治家一个月前在华盛顿的一次私下谈话中向我说的。他还补充说:“一些时候以来,我们看到苏联正在为这一历史性时刻进行可怕的兵力布署。”
    在法国在北非非殖民化和英国放弃在近东的百年来的阵地之后,随之而来的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的冲突,对于俄国是一个天赐的大好机会,使得俄国得以重新发动对温带海洋的征服,这是俄国沙皇们几个世纪来未能实现的梦想,而苏联共产党的头目们却把它付诸实现了。
    扩张主义是俄国历史一贯的特性。一二六○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建立的莫斯科公国并不比诺曼底大。一四六二年伊凡三世登基时,莫斯科地区还没有法国大。
    七十一年之后,伊凡雷帝当了全俄罗斯的沙皇,并把契尔克斯人、诺盖人和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变为他的臣民,他吞并了阿斯特拉罕,吞并了伏尔加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以及乌克兰,他还开始对西伯利亚的征服。
    到鲍里斯·戈杜诺夫时,他夺取了托波尔斯克和卡累利,而他的哥萨克兵一六四四年达到了太平洋。
    最后,到十七世纪,彼得大帝使俄国扩张到了波罗的海和里海。
    在六个世纪中,小小的俄罗斯不断扩大:东边直至中国边界,北边直至巴伦支海和波罗的海,南边控制了阿速夫海、里海和黑海,西边则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了波兰。
    历史上的所有帝国都一个接一个地土崩瓦解了。只有一个国家在继续毫不留情地进行扩张,它就是俄国。
    除了征服地中海这个野心之外,沙皇们的所有野心都得到满足了。
    打开地中海的钥匙是阿斯旺。在福斯特·杜勒斯一九五六年拒绝为这个大水坝——提供经费时,莫斯科就按照它一惯的巧妙手段立即提供援助。在开罗看来,这种援助是诱人的,因为俄国人帮助修建这项巨大工程不要一文钱。俄国人表示,出售棉花就会使他们满足。他们还狡猾地表示,他们不用当时西方购买者实行的正常价格购买埃及的棉花,而是用高价购买。苏联这样做是一箭双雕:它被埃及生产者看作是一个慈善家,又能捞回修建阿斯旺的费用。
    莫斯科明白,在阿拉伯世界最好的通行证就是武器。埃及得到了大量的苏联武器。阿尔及利亚、叙利亚、也门、索马里、苏丹也得到大量的苏联武器。武器从来不是单独来的,跟随它而来的是教官、技术人员和各种顾问。
    埃及将用棉花来还债。俄国达到了“双重目的”:它建立了它的影响,作为现实主义者又为自己捞到好处。
    在阿尔及利亚,苏联在埃维昂协议之后已在我们的对岸立足。
    在莫斯科插足地中海海岸时,英国出于不可理解的目的而陆续放弃了在东方的全部基地。
    因此,沙皇们的老野心现在已越过苏伊士,过去是限于地中海,而没有触犯英国在中东的势力。俄国的梦想有了新的发展,它已扩大到印度洋。
    只需看看地图,就可看出苏联的双重攻势:
    一,对着印度洋。俄国人把叙利亚和伊拉克作为基础,发动了钳形攻势,一侧要占领伊朗,另一侧要占领沙特阿拉伯、波斯湾各国以及科威特。与此同时,苏联人由于在亚丁、索马里、也门已立足,因而控制了曼德海峡,这个海峡连接红海和印度洋,东部通往巴基斯坦和印度,南部通往埃塞俄比亚和东非。
    二、在地中海。以埃及为中心,俄国人向尼罗河上游进展到苏丹,控制了红海西岸。随后,他们还通过利比亚——它已经在纳赛尔的势力之下,纳赛尔向它派出了许多埃及官员——向前推进,以便同阿尔及利亚会合,对付从侧面受到进攻的欧洲。
    如果地中海是俄国人的美梦,那么中国当然是他们的恶梦。
    苏联今天害怕在远东为一世纪的扩张主义付出代价。事实上,莫斯科耐心吞食和降服的这些领土和人民从前是属于中国的。北京要求归还这些领土,但是忠于自己过去的历史的俄国决不交还它所夺得的东西。
    两个由于空前的意识形态对立而更加尖锐的民族主义的冲突必将导致一场武装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看来对出现一条第二条战线感到十分不安。
    克里姆林宫同华盛顿谈判,同波恩谈判,向伦敦表示友好,笼络巴黎,封住布拉格的嘴,这都是因为在西方它必须得到“不发生任何危险的保证”,以便腾出手来在东方对付中国。
    莫斯科认为,同中国发生战争的前景,使它感到完成沙皇们的老梦更加必要和紧迫。
    【路透社东柏林二十二日电】东德通讯社昨晚宣布,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将在“几天内”到达这里进行正式访问。
    观察家们预料,这次访问是为了东德总理斯多夫与西德总理勃兰特拟议在下个月举行的会议。
    葛罗米柯访问的另一个可能的理由是四国就柏林问题拟议举行的会谈,莫斯科最近建议这次会议于本月下半月举行。西方国家还没有就此作出答复。
    【德新社柏林二十一日电】西方观察家相信,苏联外长东德之行是就东西柏林政府首脑会谈之事提供意见,虽然德通社对葛罗米柯“应政府邀请进行正式访问”的目的未有任何表示。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一日刊登了苏《文学报》的一篇文章,摘要转载如下:
    本月四日的苏联《文学报》刊出一篇评论,承认苏联邮政效率空前低落,甚至比旧沙皇时代还差,该报说:“七十年前托尔斯泰从莫斯科寄一封信到彼得堡(现今的列宁格勒),第二天就到达了,而今天却起码费时五天之久。”
    该报编辑部对今年初起自莫斯科发往各地的信件,从发信到送达所需的日数进行了一番调查统计,证实苏联全国邮递效率普遍迟缓。例如自莫斯科寄到阿拉木图,火车行程不超过三天,但邮件则要八、九天。同样自莫斯科寄到巴库,火车行程不过两昼夜,邮件却要十天。到基辅火车旅程不过十四小时,邮件却要四天。相反由基辅寄航空信到莫斯科更要三天以上。
    整个邮递过程有如西方邮局怠工或故意搞“依章程办事”式的慢动作,缺乏效率,连《文学报》也为之光火。
    但是在博物馆保存的托尔斯泰写给彼得堡某出版社的信件手迹,是一九○○年一月二十五日自莫斯科发出的,信封上清楚地盖着第二天二十六日就收到的邮戳。
    《文学报》于是做一次试验,自莫斯科昔日托尔斯泰住宅的那条街发一封信寄到托尔斯泰当时寄往的列宁格勒那个出版社,信是一月七日投递的,结果在一月十二日才到达,费时五天。该报说,托尔斯泰时代莫斯科到彼得堡的火车需时一昼夜,现在减为八小时,可是邮递效率却远不如过去
    。
    苏联邮政效率低劣早已为民间所不满,迟缓还在其次,邮件失踪,一寄石沉大海情事经常发生。由于官僚主义习气已深,邮政当局对民间的批评充耳不闻,却辩称“十月革命后五十年来邮寄物增加十二倍,邮政员工只增加七倍”,言下之意,效率低劣与我无关。
    【本刊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在九日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俄国:在赶上美国的计划方面遭到又一次挫折》的文章,摘要如下:
    浪费……没有物质刺激……骄横的官僚主义,这些东西在折磨着俄国的经济。甚至克里姆林宫也在抱怨,要求进行彻底的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共产党头子们是否能进行激烈的改革而又仍然执政。
    最近一些关于苏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的消息表明了这样一点:共产党的想在工农业方面赶上西方的计划已遭到又一次严重的挫折。
    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说,苏联国内的经济困难正在对俄国的军事和政治政策发生重大影响。据说,克里姆林宫之所以愿意进行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会谈并要求举行欧洲安全会议,除了是由于担心同共产党中国发生战争以外,同经济不景气也有直接关系。
    经济方面继续遭到挫折还可能在克里姆林宫内部引起严重的政治反应。在一九六四年,苏联的现领导集团就是因为赫鲁晓夫着手执行“没脑筋的计划”而把他推下台,原因之一是这些计划损害了苏联的经济。
    在过去几十年间俄国使宇宙飞船飞上了月球,使用了超音速飞机,修建了世界上最高的水坝,但是在其它方面进展却很缓慢。
    一位苏联科学权威强调说:
    “制造洲际导弹的计算机在市场上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因为市场上是靠算盘计算的。”
    在许多西方专家看来,有三个问题:一、俄国的由莫斯科严格控制的制度是同时代和需求不协调的。二、克里姆林宫的官僚集团更感兴趣的是保住它自己的宝座和保住他们的性命,而不是社会的进步。三、这个国家的军人、工业界人士和消费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夺资源的斗争,他们需要更多的象电视机和汽车这类的东西。
    克里姆林宫的计划者试图用投入更多的人力、生产更多的原料和扩大耕地面积的办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要量。然而,这些办法却不再管用了。
    正象西方经济学家们认为的那样,俄国将继续发展,然而速度是缓慢的。生活水平很难提高。供应不足的现象将会继续存在下去。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一日电】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马利克今天到达这里,他是来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举行五天会谈的。
    观察家们认为,马利克的主要目的是要打破在苏联恢复援助他的国家的问题上的长期僵局。印度尼西亚有大约八亿美元债款尚未向克里姆林宫偿还,这笔巨款是在前总统苏加诺执.政时借的。
    据说,克里姆林宫已指责苏加诺总统的继任人采取亲西方态度和迫害共产党人。但是观察家们认为,克里姆林宫也渴望同这个幅员广大、有富饶的宝藏和政治上重要的亚洲国家保持近乎正常的关系。
    【法新社波恩十八日电】巴尔今天在结束了四周的苏—德关系会谈之后,从莫斯科飞回这里。
    他对等候在这里的记者说:“肯定现在互相有了更好的了解,甚至在若干可能没有达到一致意见的问题上”。
    【南通社波恩十八日电】巴尔称他和葛罗米柯的会谈是迄今在波恩和莫斯科之间进行的最紧张的意见交换。他说,这次会谈在一些时候是很激奋而具体的,但从没有出现不同意见。巴尔还说他将在下周回莫斯科恢复与葛罗米柯的会谈。
    【德新处波恩十八日德文电】国务秘书巴尔十八日向内阁报告了他在莫斯科进行的会谈。在此前一天他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举行了第五次会见。会见后巴尔对记者说,双方都想安排一个思考间歇。但是不能说是第一轮会谈的结束。双方原则上同意继续会谈,国务秘书把这种会谈称作是交换意见和交流思想。
    【美联社莫斯科十八日电】西德国务秘书巴尔今天乘飞机回波恩,就他在莫斯科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举行的三周会谈同勃兰特总理磋商。据认为这次会谈涉及了多年来影响两国关系的苏联—西德之间的所有问题。
    据悉,苏联政府坚决坚持它的老要求,即西德必须承认共产党东德和欧洲现有的边界,作为改善关系的一个先决条件。
    【德新处波恩十九日德文电】国务秘书巴尔于十八日抵达杜塞尔多夫机场时说,实际上,有时候会谈不是没有出现过困难,然而会谈总是求实的,从来没有不愉快过。
    国务秘书巴尔认为,下星期的意见交换在原班人员中继续举行。
    这位国务秘书在答德意志电台的记者问中,说这种意见交换的意图是极为广泛的。意见交换包括与放弃武力有关的所有问题,也越出了联邦共和国和苏联双边关系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