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要
各位观众:现在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于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决定》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二)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惩治执法腐败现象。(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四、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三)推进严格司法。(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六)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一)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坚决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五)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六)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依法行使中央权力,依法保障高度自治,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发展和各领域交流合作,防范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保障两岸人民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七)加强涉外法律工作。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决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现在播发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说明。一、关于全会决定起草背景和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即着手研究和考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为此,成立由我任组长,张德江同志、王岐山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两位省里的领导同志参加的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文件起草工作。1月27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2月12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2月18日至25日,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实地调研情况看,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期盼。文件起草组在成立以来的8个多月时间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全会决定。8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从反馈的情况看,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方向、道路、抓手,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二、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中央政治局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必须立足全局和长远来统筹谋划。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工作部署,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二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而不是就法治论法治。三是反映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四是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直面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力争提出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五是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全会决定共分三大板块。导语和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行论述和部署。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三、关于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第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这个总目标作出了阐释。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一是向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第三,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这次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第四,完善立法体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第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政府是执法主体,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第六,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曾经引用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他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因此,全会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第七,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全会决定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这样做,有利于审判机关中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集中精力制定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审理对统一法律适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案件。第八,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们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全会决定提出,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有利于排除对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的干扰、保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有利于构建普通案件在行政区法院审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的诉讼格局。第九,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全会决定提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作出这项规定,目的就是要使检察机关对在执法办案中发现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及时提出建议并督促其纠正。第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的是促使办案人员树立办案必须经得起法律检验的理念,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实践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保证庭审在查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明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刊发评论员文章,题目是《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五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文章说,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文章强调,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础。“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全民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材料出版
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对全会《决定》进行了全面阐释,是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权威辅导材料。书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由党建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
习近平会见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代表和爱民模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8日上午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代表和爱民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公安机关肩负着光荣使命。希望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以爱民模范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一心服务群众,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参加会见。上午9时30分,习近平等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同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代表和爱民模范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公安部表彰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这是对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果的集中检阅,对激励广大公安民警忠诚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受到表彰的爱民模范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战斗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第一线的全国广大公安民警和公安现役部队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习近平指出,人民警察来自人民,心系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牢记宗旨、忠诚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转变作风、严肃整治不正之风,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等实践中创造了新的业绩。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广大公安民警在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为民服务的平凡岗位默默耕耘,涌现出一大批扎根基层一线、深受群众爱戴、事迹感人至深的爱民模范,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弘扬了正气,发挥了榜样作用,不愧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不愧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党和人民感谢你们。希望同志们珍惜荣誉、砥砺奋进,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努力在各自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孟建柱、栗战书、杨晶参加会见。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参加会见并出席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他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记宗旨、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努力把公安队伍打造成为维护公平正义之师、守护人民安宁之剑。会上,全国公安系统100个爱民模范集体和100名爱民模范受到表彰。安徽省宿松县公安局五里派出所所长孙长江、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二大队大队长陈宇辉、河南省邓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副大队长李华敏、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宁波市支队宁海县大队政治教导员薛军毅、青海省德令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副大队长尤武健等5名同志在报告会上发言。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阿富汗总统访华
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阿富汗总统加尼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国务委员杨洁篪、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等出席欢迎仪式。陪同加尼访华的有阿富汗第二副首席执行官、外交部长等。军乐团奏阿中两国国歌。鸣礼炮21响。加尼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两国元首回到检阅台观看仪仗队分列式。随后,军乐团进行行进吹奏表演。加尼是应习近平的邀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
习近平同阿富汗总统举行会谈
欢迎仪式后,习近平主席加尼总统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中方重视发展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阿富汗实现平稳过渡与和平重建。习近平祝贺加尼就任阿富汗总统,欢迎他上任不久即把中国作为正式出访的首个国家并出席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北京外长会开幕式。习近平指出,目前,阿富汗正在经历政治、安全、经济三重过渡,中方支持阿方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平和解进程,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稳定、发展、友善的阿富汗,这符合阿富汗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习近平强调,阿富汗新政府成立后,中阿关系发展面临新机遇。我愿意同你一道,规划新时期中阿关系的发展。双方要保持高层交往,加强政府、立法机构、政党间交流,就重大问题加强沟通。中方将加大对阿富汗和平重建的支持,帮助阿方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培训各类人才,发展农业、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埃纳克铜矿和阿姆河盆地等项目取得实际进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希望阿方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中国在阿富汗机构和人员的安全。双方要加强执法安全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和毒品犯罪。明年是中阿建交60周年,也是“中阿友好合作年”,我们要扩大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习近平强调,中方即将承办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这是阿富汗新政府成立后首个涉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我们愿意同阿方密切配合,推动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争取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对阿富汗的支持。中方支持阿富汗融入地区合作,欢迎阿方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尼表示,阿富汗人民渴望早日实现和平、稳定、发展,感谢中国对阿富汗和平进程和经济重建的支持,特别是感谢习近平主席前不久派特使出席我的就职典礼,表明对阿富汗新政府的支持。阿方视中方为可靠的战略伙伴,钦佩中国保持稳定和发展,相信中国能够帮助阿富汗加快发展。阿方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阿中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阿方感谢中方举办伊斯坦布尔进程北京外长会,赞赏并欢迎中方继续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其他有关各方一道,共同致力于实现阿富汗和平进程及地区安全稳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阿中合作和地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阿方愿意积极参与,加强双方油气、矿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领域合作。阿方欢迎中国公司投资,将尽力确保中国机构和人员的安全。阿方坚定支持中方打击恐怖势力,不允许任何势力在阿富汗领土上从事威胁中国的活动,愿意同中方加强协调合作。阿富汗人民珍视阿中传统友谊,希望以明年两国建交60周年和“中阿友好合作年”为契机,促进两国民间友好往来。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文件的签署。双方还发表关于深化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阿两国领导人将出席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外长会开幕式
国务院李克强和阿富汗总统加尼将出席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伊斯坦布尔进程14个地区成员国、16个域外国家和12个国际和地区组织作为支持方、4个国家和组织作为主席国客人共46方的外长或高级别代表将应邀出席会议。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8日下午举行分组会议,审议反间谍法草案二审稿,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参加审议。分组审议中,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反间谍法草案以现行国家安全法为基础,突出反间谍工作特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增加规定了反间谍工作的原则、间谍行为的定义、国家安全机关的相关职责和保障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与会人员同时对草案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大家认为,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在审议关于民法通则、婚姻法有关条款的解释草案时,与会人员认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行使姓名权,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草案关于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特殊情况下可以选取其他姓氏的规定,符合基本法理与现实国情,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与会人员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解释的方式明确公民姓氏选取问题的适用标准,是必要的,既树立了法律的权威,又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建议将解释草案交付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张德江会见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副议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28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副议长纳扎尔巴耶娃。张德江说,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习近平主席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多次会晤,结下了深厚友谊,就深化双边关系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中国全国人大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哈议会的友好往来,加强立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促进各自国家的法治建设,积极促进人文交流,为深化双方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及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要发挥哈首任总统基金会和中国对外友协等合作平台作用,夯实中哈友好的民意基础。纳扎尔巴耶娃表示,哈议会下议院愿加强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全面合作,推动哈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张高丽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nan
张高丽会见美国总统顾问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28日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总统顾问波德斯塔一行,双方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进一步加强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等交换了意见。张高丽表示,中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希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中美双方在尊重彼此核心关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关于各自国内政策及国际谈判的对话交流,深化相关领域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把气候变化合作打造成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的一大亮点。波德斯塔表示,美中均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今年正值美中关系正常化35周年,希望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取得新进展,使之成为构建美中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支柱。
卡塔尔埃米尔将访华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卡塔尔国埃米尔塔米姆将于11月2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保障。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
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移送审查起诉
本台消息,2014年10月27日,军事检察院对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军事检察院侦查查明,徐才厚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晋升职务提供帮助,直接和通过家人收受贿赂,数额特别巨大;利用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利,其和家人收受他人贿赂,数额特别巨大。徐才厚对受贿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此前,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徐才厚党籍,中央军委决定开除徐才厚军籍、取消其上将军衔。
香港高等法院决定延长禁制令
应多个香港团体的要求,香港高等法院本月20号颁布临时禁制令,禁止任何人堵塞金钟及旺角指定范围的道路。经过两次开庭审理,香港高等法院27号宣布,决定延长禁制令,但具体延长到什么时候将择期宣布。法院强调,协助或教唆任何人违反禁制令,都需负上刑事责任。